为“把好第一关、守护一城人”,作为“齐鲁第一仓”,济南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简称济南冷链专仓)自成立以来,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取样、消杀、检测等环节,把住进口冷链食品防疫安全的第一道关。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温度,让冷链不“冷”,涌现出不少暖心故事。
速度:96个小时建成“齐鲁第一仓”
2020年11月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
危急时刻,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发挥牵头作用,仅用4天、96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全省首个进口冷链专仓建设,设立了集中消毒区、核酸检测区、问题产品区和办公室等12个专门区域。因此,济南冷链专仓也有“齐鲁第一仓”之称。
专仓运行后,消杀效率从几天缩短到48小时,再到24小时,从预约到出仓时间一次次刷新的“济南速度”,是泉城市场监管人在专仓选址、开仓、运行各个环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倾注智慧和心血的成果。
“保证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队。”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负责人甄涛说。
据介绍,专仓内机器消杀目前可以达到1000件/小时,“双仓”日处置进口冷链食品总量达800吨。货物处理效率大大提升,不仅有效缩短了商户等待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也充分保证了全市冷链食品的市场供应。
温度:冷链不“冷”服务暖心
“第一仓就应当有第一的样子,就应当在服务和管理上起到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济南冷链专仓负责人介绍说,运输的货物是“冷”的,但泉城市场监管人的心是“热”的,营商环境是“暖”的。
2021年春节前夕,外地一家公司向济南冷链专仓求助,23个冷链专柜、500多吨进口冷冻薯品滞留外地港口,急待检测发货。此前,企业负责人魏琦多方联系解决方案,但“四处碰壁”,最后是济南冷链专仓接了单。
“进口冷链食品必须检测消杀,是我们对其监管工作的‘硬杠杠’,但建立专仓的初衷,更多是要服务企业解决问题,没有地域之分,并不是说济南的企业就管,外地的企业就不管,这是我们的工作原则。”济南冷链专仓工作人员这样说。
同样在进口冷链食品检测环节上遇到“麻烦”的还有麦德龙商业集团济南商场,商场销售的进口生鲜食品在检验时间上更是“等不起”。商场总经理孙女士以三文鱼为例解释说:“总部直采的进口三文鱼,由国外全程冷藏空运到中国,经海关检疫合格拿到证书后,再由国内航班转运至济南,因每趟航班到济时间不固定,也就无法保证货物及时进入冷链专仓进行检测消杀。时间一旦耽搁,就意味着三文鱼的鲜度和鱼肉品质会下降,进入国内时间合计超过一周左右便无法销售经营,这样一来,对商场进口生鲜食品的正常销售就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无奈之下,孙女士求助专仓工作人员,为此,市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协同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与麦德龙济南商场一起对入出仓操作流程、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商讨出“提前预约、快速入仓、加急检验、全程监督”的可行性方案。“货物经常会在晚上送来,要在专仓‘过夜’,还安排了专人为生鲜食品作加冰处理,保障其品质不受损。企业经营不容易,我们能做的就是当好‘店小二’,多用心。”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负责人甄涛说。
制度:筑牢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链”
2021年4月17日中午,随着监管护送组在天津港完成交接,由济南检测出的一批进口冷冻带鱼B级阳性货物完成全部退运程序。这也成为山东首个涉疫食品后处置工作成功案例。
“为确保退运过程科学、规范,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专仓从货物消杀、车辆进场及消杀、搬运人员防护措施、场地消杀、运输途中监管护送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做到提前预判谋划,扎实推进实施。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上级要求参照自己的退运经验制定了全省阳性货物退运流程。咱的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知识库’越来越充实了!”甄涛笑着说。
不仅如此,随着制度逐渐完善,队伍不断充实,济南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虽是临时党支部,但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担当不临时。支部全体党员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打造专仓‘升级版’,只为保障好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真正筑牢泉城济南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链’。”甄涛说。
疫情之下,防控无小事,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从城市到农村,从一线到后方,一连串的务实举措,一张张防护大网,确保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形势不发生逆转。济南冷链专仓从摸索前进到高效运行,不断提高流通效率保障市场供应,为市民生命安全筑起“防火墙”。(杜长永 胡艺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